近视防控 我们在行动 ——小学学生近视防控实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学生近视防控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1.概念界定:①近视。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一种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
一、学生近视防控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目标
1.概念界定:①近视。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一种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②近视眼防控。是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近视眼的产生发展,并针对已经出现的近视现状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视力进一步下降,防止近视趋势的严重化。③小学生近视眼防控。主要研究少年儿童的视力健康和发育同教育及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影响儿童少年视力健康的不利因素并加以控制,提出预防近视眼、保障少年儿童视力健康的卫生要求和措施。
2.研究目标:①课题的研究实施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学生视力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分析学生近视眼的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改善学生视力健康状况,逐步形成保护学生视力健康的可行性操作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更好发展。②通过本课题研究,注重整体性,凝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育合力,增强师生、家长视力健康意识和保健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把握规律性,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检验,所形成的近视防控对策研究模式可适宜操作和适合推广应用。
二、学生近视防控的工作内容与组织体系
1.工作内容:本研究主要从小学生近视眼“成因、预防、控制”三个要点切入,进行相关实践研究探索,具体为:①基于基线调查的学生近视眼成因研究。面向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近视防控知信行调查,分析影响学生视力的主客观不利因素。②基于环境改善的学生近视眼防控研究。执行《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标准》和《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重点提高课桌椅与学生身高的匹配度,控制、减少环境对于视力的影响。③基于家校共育的学生近视眼防控研究。从学校、家庭、学生三个层面,围绕掌握健康知识,形成防近正确行为,实施视力健康管理。④基于医教结合的学生近视眼控制研究。建立健全学生视健康档案,推行分类管理和指导措施,侧重控制学生近视眼的发展。
2.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以项目负责人为主体,项目其他人员共同参与组建,由校长、分管校长、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教技室、保健室成员组成,还外聘校外专家进行技术指导。近视防控是一种团队合作精神的研究项目,只有在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才能有效开展。同样,还须依赖社区专家和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技术上给予鼎力相助,更科学更好地为学生和家长服务。
三、学生近视防控的实践体会与工作反思
(一)研究实践体会
1.实施健康管理是防近前提。近视等视力不良状况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可视频屏幕的增多及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学生学习压力加大,增长了用眼时间,导致眼疲劳。如何实施健康管理是摆在学校近视防控的首要任务,故而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是改进教学编排,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与活动,拓展思路开展群体趣味性运动竞赛,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减轻视觉疲劳,也体现强身健体的素质教育。二是建立监督巡查制度,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课外作业布置适量;督促所有教师做到板书、多媒体课件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当,学生容易辨认;督促各学科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三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四是加强视力监测,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监测,完善学生视力健康档案。五是普及防近知识,小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他们能否形成健康行为关系密切。健康教育在防近实践中是一项重要手段,紧紧抓住学校教育优势的特性,开展了预防近视爱眼护眼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宣传让学生掌握关于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正确的防控态度,再通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防近视卫生习惯。2016年,针对三至五年级学生进行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干预一年认知跟踪调查,干预前后平均总知晓率分别为53.8%、69.2%,认知程度呈现明显变化,提示健康教育对小学生预防近视是切实可行的。面向全体教师和家长,最大程度增强防近意识,提高防近知识知晓率。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gjkjyzz.cn/qikandaodu/2020/1102/515.html
上一篇:健康教育与全面小康的问题及措施
下一篇:助产士门诊联合微信群管理对劳务工初产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