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将健康教育融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 ?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孙红丽)近年来,随着政策措施牵引带动,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同时,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心理行为问题
? ? ? ?人民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孙红丽)近年来,随着政策措施牵引带动,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同时,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超重肥胖率上升、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逐渐上升等问题仍较为显著。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业内专家在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上表示,让学生从小了解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应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多方联动推进学生健康意识向健康行为转变。
同时,学校要用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相关经验,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强化密切协作机制,构建多点触发的智慧化疾病预测预警系统,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近视、肥胖等问题突出
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在健康方面存在六方面问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表示,第一,传染病依然对学生健康造成危害较大;第二,由于超重肥胖的增加带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问题;第三,跟发育有关的近视、脊柱弯曲异常以及口腔异常问题;第四,心理行为问题;第五,伤害问题;第六,青春期之后的生殖健康问题突出。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
关于儿童青少年肥胖,2021年7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在国家卫健委发布会上介绍,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当前,小学生近视、肥胖等问题比较突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缺乏科学的自我认知和生活常识;第二,缺少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第三,在家庭生活习惯与学校教育的要求上没有达到高度统一。”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说。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认为,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学习、成长乃至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及品行障碍,还有一些孩子存在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自闭症、游戏成瘾等问题。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在面对学习压力、外界刺激、冲突矛盾时,往往无法很好地调节情绪和心理状况,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心理问题。”陆林说,受疫情影响,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容易出现沉迷电子产品、熬夜、缺乏体育锻炼、亲子矛盾冲突、缺少与同学朋友的交流沟通等现象,导致近视、抑郁、社交恐惧、游戏成瘾等身心健康问题。
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
树立主动健康观“从小抓起”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基础,提升健康素养,培养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离不开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马军表示,推进学生的健康意识向健康行为转变,需要学校、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要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寻求健康促进信息,获取健康危险因素信息,正确认识疾病症状和表现,主动到医疗机构就医,树立主动健康观。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
“让学生从小了解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为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马骏表示,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口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郭震威表示,“健康科普进校园”是为了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推进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目前,这项工作顺利推进,成效显著。
另外,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程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陆林表示,“关注、重视、干预”是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文章来源:《中国健康教育》 网址: http://www.zgjkjyzz.cn/zonghexinwen/2022/0307/2117.html